【考试咨询】浙江省医疗咨询热线:18158505029 |医疗公众号:浙江卫生系统考试
浙江医疗招考公告|网课班级|面授班级|学历提升|资格证类培训
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、子宫、输卵管及卵巢,后两者合称为子宫附件。
子宫是产生月经、孕育胚胎及胎儿的器官。
1.位置和形态
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,呈倒置的梨形。成人的子宫重50~70g,长7~8cm,宽4~5cm,厚2~3cm;容量约5ml。子宫上部较宽,称子宫体,简称宫体,其上端隆突部分,称子宫底。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,与输卵管相通。子宫的下部较窄,呈圆柱状,称子宫颈,简称宫颈。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因年龄和卵巢功能而异,青春期前为1:2,生育期为2:1,绝经后为1:1。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,称子宫峡部,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,称为解剖学内口;下端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,称为组织学内口。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,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至7~10cm,形成子宫下段。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,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宫颈阴道上部。
2.组织结构
(1)子宫体: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、肌层和浆膜层。子宫内膜与肌层直接相贴,其间无内膜下层组织。内膜可分为致密层、海绵层和基底层。致密层和海绵层在卵巢激素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,统称功能层。基底层紧贴肌层,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,无周期性变化。子宫肌层较厚,非孕期厚约0.8cm,由大量平滑肌组织、少量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组成,分为3层:外层多纵行,内层环行,中层多围绕血管交织排列如网。肌纤维收缩可压迫血管,有利于止血。浆膜层为覆盖在子宫底及子宫前后面的盆腔腹膜,与肌层紧贴。在子宫后面,浆膜层向下延伸,覆盖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,形成直肠子宫陷凹,亦称道格拉斯陷凹。
(2)子宫颈: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,含少量平滑肌纤维、血管及弹力纤维。子宫颈内腔呈梭形,称子宫颈管,成年未生育女性长2.5~3cm,其下端称为子宫颈外口,开口于阴道。未经阴道分娩的女性子宫颈外口呈圆形;经阴道分娩的女性子宫颈外口受分娩的影响形成横裂,分为前唇和后唇。子宫颈管内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,黏膜内腺体可分泌碱性黏液,形成黏液栓堵塞子宫颈管。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。子宫颈阴道部被覆复层鳞状上皮。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。
3.子宫韧带
共有4对,以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。①阔韧带:为一对翼形的腹膜皱襞,由子宫两侧至骨盆壁,将骨盆分为前、后两部分,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。子宫动、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。②圆韧带:呈圆索状,起自两侧子宫角的前面,穿行于阔韧带与腹股沟内,止于大阴唇前端,维持子宫前倾位置。③主韧带:又称子宫颈横韧带,位于阔韧带下部,横行于子宫颈阴道上部与子宫体下部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,与子宫颈紧密相连,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。④宫骶韧带:起自子宫体和子宫颈交界处后面的上侧方,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、3骶椎前面的筋膜,向后、向上牵引子宫颈,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位置。
推荐直播
推荐面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