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专项
当前位置:

护理学常考点-儿童造血特点

2025-09-24 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【考试咨询】浙江省医疗咨询热线:18158505029 |医疗公众号:浙江卫生系统考试

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


展鸿公职考试中心成立于2001年,是一家专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(https://www.gwyks.cn/html/gwy)考前辅导培训和书籍研发的机构。专业的师资团队、创新实效的课程模式,真心关怀的服务理念,选择展鸿,助您成公!

儿童时期的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及生后造血两个阶段。

(一)胚胎期造血

根据造血组织发育和造血部位发生的先后,可将此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。

1.中胚叶造血期  约自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。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,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。在胚胎第6周后,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。

2.肝脾造血期  自胚胎第6~8周开始,肝脏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,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,4~5个月时达高峰,6个月后逐渐减退,约于出生时停止。胎肝造血主要产生有核红细胞,并进一步分化为无核红细胞;也产生少量的粒细胞和巨核细胞。

约于胚胎第8周脾脏开始参与造血,以生成红细胞占优势,稍后粒系造血也开始活跃,至12周时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。胎儿5个月后,脾脏造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,至出生时成为终身造血淋巴器官。

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,胚胎第6~7周已出现胸腺,并开始生成淋巴细胞。胚胎期胸腺也有短暂的生成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。

自胚胎第11周淋巴结开始生成淋巴细胞,并成为终身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。胎儿期淋巴结亦有短暂的红系造血功能。

3.骨髓造血期  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,但至胎儿4个月时才开始造血活动,并迅速成为胎儿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,直至出生2~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器官。

(二)生后造血

生后造血主要是骨髓造血,生成各种血细胞;淋巴组织产生淋巴细胞;特殊情况下出现骨髓外造血。

1.骨髓造血  婴幼儿期骨髓均为红骨髓,全部参与造血,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。5~7岁开始,长骨中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(黄骨髓)所代替,至成年时红骨髓仅限于颅骨、锁骨、胸骨、肋骨、肩胛骨、脊柱、骨盆等短骨或不规则骨及长骨近端。黄骨髓具有造血潜能,当造血需要增加时,它可转变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。小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年由于缺少黄骨髓,故造血代偿潜力小,当造血需要增加时,就会出现骨髓外造血。

2.骨髓外造血  在正常情况下,骨髓外造血极少。出生后,尤其是婴儿期,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,肝、脾、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,出现肝、脾、淋巴结肿大。同时外周血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和/或幼稚中性粒细胞。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,称为“骨髓外造血”,感染及贫血等纠正后即恢复正常。


展鸿公职考试中心成立于2001年,是一家专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(https://www.gwyks.cn/html/gwy)考前辅导培训和书籍研发的机构。专业的师资团队、创新实效的课程模式,真心关怀的服务理念,选择展鸿,助您成公!
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

相关推荐

推荐直播

推荐面授

推荐图书